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

I’m lovin’ it──love不能用作進行式?


[本文最初發表: 2016.8.7;最近一次更新: 2016.8.8;歡迎參考,惟引用時請註明出處]

關鍵字: I'm loving it 文法 I'm lovin' it 進行式 狀態動詞 stative verbs

同學傳來問題,說弟弟的國中英文老師說麥當勞的著名廣告slogan

I’m lovin’ it (即 I’m loving it)


是錯的;而高中的補習班老師則說是強調的用法。

問我到底孰是孰非?

我的回答是:love被歸類為所謂的stative verbs (狀態動詞),一般是不會用在進行式。然而[Quirk et al. (1985), p. 200]也明白指出,雖然這類動詞有時被稱為 “nonprogressive” 但這並不表示他們不能被用在進行式。實際的情況是,當這類動詞被用於進行式時,通常會(或需要)伴隨一些語意詮釋與理解上的改變。

舉例:
The neighbors are friendly. ~ The neighbors are being friendly.

後者的表達讓人有鄰居之友善並不是鄰居個性是那樣、而特別的乃是一種行為(behavior),有懷疑人家其實不真誠的意涵。

當表達內在情緒或者態度的動詞如like、dislike、wish、hope被用在進行式的時候,[Quirk et al. (1985), p. 203]指出這通常是在強調 “temporariness”或 “tentativeness”。

所謂tentativeness,就是委婉、以一種嘗試問話的距離製造禮貌,比較:

I hope to borrow some money.

I’m hoping to borrow some money.

I was hoping to borrow some money.

第一款說法顯然直接得令人感到禮貌淡薄,第二句用了進行式,第三句甚至搭配上過去進行式──時間(時態)的距離愈拉遠,禮貌就出來了。距離感不正是禮儀感嗎?

而temporariness指的就是強調當下、某個特別的時候:

What were you wanting?

你那時要的到底是啥?

我認為 I’m loving it 正是這樣的用法,it指的是在麥當勞或許吃著漢堡、或者吮著指頭,總之是發生在麥當勞的 “activity”,然後說出I’m loving it就是指那邊吃漢堡的時候那當下、那一刻的非常歡喜。如果用一般常態說成 I love it,效果可能只會讓人以為王力宏是平常就對那些有著M商標的食物有特別好感的那種人──但廣告要強調的是,吃的那一刻,就會伴隨起、心裡同時湧出那一股喜歡、甚至愛上的幸福感。

Love其實在這個context下,意近於enjoy,[Huddleston and Pullum (2002), p. 170]就是這樣解讀的,其中給的例句是

They’re loving every minute of it.

並指出此處的loving就是enjoying的意思,但就在我整理這個問題的資料時,意外發現竟有一篇發表在 Studia Neophilologica 的幾個月前才剛出爐的熱騰騰文章[Anderwald (2016)],其中的分析跟我想法較近──也就是,透過進行式這一招,邏輯上帶入了、讓人彷彿可以看到在那事件(吃漢堡)的每一個片刻,這個喜愛的狀態都是存在的:這樣的效果,就是一種強調(emphasis)、甚至有誇飾(hyperbole)的效果。(這樣手法達成的強調我認為與什麼「我愛極了」(某中文參考書之翻譯)是不一樣的)

於是回頭來檢視一下一些網路上搜尋的到的說法:

  1. 商業週刊的這篇說love、want這些字都不能用在進行式,實在是過度簡化實情了(簡化到變成錯誤的說法):
    http://www.businessweekly.com.tw/KBlogArticle.aspx?id=8386
    (商週刊載的跟英文有關的文章我印象中品質都嗯…)
    《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》這篇要「教師可發起一項“English police”(英文糾察隊)的活動,讓學生去觀察並收集如廣告詞,路牌,告示牌等錯誤的英文用法,例:麥當勞的口號:I’m loving it !(文法是錯的)」
    http://www.education.ntu.edu.tw/intro/epaper/news_38/4.pdf
    我倒覺得還不如讓教師跟學生講解當love用在進行式時到底是什麼狀況,或許才更有利於提升語文程度。(想抓「錯」卻變成「抓錯」,感覺是弊大於利)

  1. 有些地方提到,這樣的用法是口語、或者說不是 “standard English”。語言的重點應該是現象(說法)及其描述的規則、配合上情境(語用,pragmatics),不論什麼語言,標準的想像實在是既不實在又不顧實情。
  2. 中文的資料裡我只有看到香港蘋果的這篇專欄寫的最好,跟我講的同樣意思:
    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supplement/columnist/art/20140201/18610874



引用文獻


Lieselotte Anderwald (2016):  “I’m Loving It – Marketing Ploy or Language Change in Progress,” Studia Neophilologica. (Published online: 21 July 2016) doi: 10.1080/00393274.2016.1208536

Rodney Huddleston, Geoffrey K. Pullum (2002): The Cambridg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. Press.

Randolph Quirk, Sidney Greenbaum, Geoffrey Leech, Jan Svartvik (1985): 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. Harlow, Essex: Longman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